Binchen’s Tech Blog
  • Home
  • Posts
  • About

On this page

  • 1 机器学习与传统作物模型的未来展望
    • 1.1 传统作物模型的现状与挑战
    • 1.2 机器学习在农业建模中的兴起
    • 1.3 物理知识引导的机器学习模型
    • 1.4 未来展望

机器学习与传统作物模型的未来展望

农业技术
机器学习
Published

June 1, 2025

1 机器学习与传统作物模型的未来展望

1.1 传统作物模型的现状与挑战

农业系统因其复杂性和多要素特性,往往难以全面把握。传统作物模型基于作物生理学原理,是老一辈农业学家通过大量实践经验,运用数学公式推导出的作物发育动态模型。这些模型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例如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变化等。

然而,传统作物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:

  1. 预测精度不足:在实际条件下往往难以准确预测
  2. 实用性受限:由于缺乏必要的输入数据或基本假设不成立,许多模型难以实际应用
  3. 理论与实践脱节:大量农业模型研究论文发表,但实际应用效果有限

1.2 机器学习在农业建模中的兴起

在计算机和数据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农业建模研究逐渐转向机器学习领域。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使用机器学习进行产量预测和农业胁迫预测等。但现有的机器学习建模研究往往难以形成完整的模型架构。

一个理想的农业模型架构应该:

  • 符合人们对作物长势的直观感知
  • 以天为单位动态输出关键指标
  • 包含以下要素:
    • 生育期
    • 叶面积
    • 株高
    • 生物量
    • 产量
    • 健康状态

这些输出指标具有以下特点: - 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- 便于观测和验证 - 保证模型透明性 - 包含传统模型缺少的健康状态指标

1.3 物理知识引导的机器学习模型

目前出现的物理知识引导的机器学习模型,可以视为训练数据不足条件下的折中方案。这种方法:

  1. 利用传统作物模型的知识作为引导
  2. 让机器学习模型先学习基础知识
  3. 减少后续训练所需的数据量

这类似于教导博士生和小学生的区别:博士生因具备基础知识,学习新知识所需时间更少。

1.4 未来展望

未来的作物模型发展趋势将是:

  • 以机器学习为主导
  • 面向实际农业生产问题
  • 具备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
  • 能够独立输出关键决策信息
  • 真正成为智慧农业的”大脑”

这种转变将推动农业建模从理论走向实践,从实验室走向田间,最终服务于实际农业生产需求。

© 2025 Binchen Chen

 

Built with Quarto